毗婆尸佛 |
身從無相中受生 猶如幻出諸形像 幻人心識本來無 罪福皆空無所住
|
尸棄佛 |
起諸善法本是幻 造諸惡業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風 幻出無根無實性
|
毗舍浮佛 |
假借四大以為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
|
拘留孫佛 |
見身無實是佛身 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與佛何殊別
|
拘那含牟尼佛 |
佛不見身知是佛 若實有知別無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 坦然不怖於生死
|
迦葉佛 |
一切眾生心清淨 從本無生無可滅 即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無罪福
|
釋迦牟尼佛 |
法法本無法 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 法法何曾法
|
阿難 |
本來付有法 付了言無法 各各須自悟 悟了無無法
|
商那和修 |
非法亦非心 無心亦無法 說是心法時 是法非心法
|
優波毱多 |
心自本來心 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 非心非本法
|
提多迦 |
通達本法心 無法無非法 悟了同未悟 無心亦無法
|
彌遮迦 |
無心無可得 說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 始解心心法
|
婆須蜜 |
心同虛空界 示等虛空法 證得虛空時 無是無非法
|
佛陀難提 |
虛空無內外 心法亦如此 若了虛空故 是達真如理
|
伏馱蜜多 |
真理本無名 因名顯真理 受得真實法 非真亦非偽
|
脇尊者 |
真體自然真 因真說有理 領得真真法 無行亦無止
|
富那夜奢 |
迷悟如隱顯 明暗不相離 今付隱顯法 非一亦非二
|
馬鳴大士 |
隱顯即本法 明暗元不二 今付悟了法 非取亦非離
|
迦毘摩羅 |
非隱非顯法 說是真實際 悟此隱顯法 非愚亦非智
|
龍樹尊者 |
為明隱顯法 方說解脫理 於法心不證 無瞋亦無喜
|
迦那提婆 |
本對傳法人 為說解脫理 於法實無證 無終亦無始
|
羅睺羅多 |
於法實無證 不取亦不離 法非有無相 內外云何起
|
僧伽難提 |
心地本無生 因地從緣起 緣種不相妨 華果亦復爾
|
伽耶舍多 |
有種有心地 因緣能發萌 於緣不相礙 當生生不生
|
鳩摩羅多 |
性上本無生 為對求人說 於法既無得 何懷決不決
|
闍夜多 |
言下合無生 同於法界性 若能如是解 通達事理竟
|
婆修盤頭 |
泡幻同無礙 如何不了悟 達法在其中 非今亦非古
|
摩拏羅 |
心隨萬境轉 轉處實能幽 隨流認得性 無喜復無憂
|
鶴勒那 |
認得心性時 可說不思議 了了無可得 得時不說知
|
師子比丘 |
正說知見時 知見俱是心 當心即知見 知見即于今
|
婆舍斯多 |
聖人說知見 當境無是非 我今悟真性 無道亦無理
|
不如密多 |
真性心地藏 無頭亦無尾 應緣而化物 方便呼為智
|
般若多羅 |
心地生諸種 因事復生理 果滿菩提圓 華開世界起
|
菩提達磨 |
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
|
慧可大師 |
本來緣有地 因地種華生 本來無有種 華亦不曾生
|
僧璨大師 |
華種雖因地 從地種華生 若無人下種 華地盡無生
|
道信大師 |
華種有生性 因地華生生 大緣與信合 當生生不生
|
弘忍大師 |
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
|
神秀禪師 |
一切佛法 自心本有 將心外求 捨父逃走
|
慧能大師 |
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生 頓悟華情已 菩提果自成 |
|
|
南懷瑾 |
一無是處 一事無成 莫名其妙地生來,無可奈何地活著,不知所以然地死去 |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